座落於邱良功母節孝坊旁,沒有招牌,沒有宣傳,只有老闆跟老闆娘熟稔地做著每日的例行公事。只要金門人都知道的傳統美食──永寬鹹粿炸,數一數年頭也已傳承到了第五代。
靠著口耳相傳,不管是金門在地鄉親、歸金遊子或是旅客,「鹹粿炸」一定是到訪金城必吃的口袋清單之一!
依循空氣中漫著的柴火香氣,走進了一家一看就知「有戲」的店舖。探頭一望,桌上擺著一塊塊未下鍋的白粿,飄散的香味搭上了滋滋作響的油炸聲,嘴角不禁揚起微笑曲線,因為在這晃眼間就知道:今天又有口福了。
鹹粿炸口感近似蘿蔔糕,但內餡加的是芋頭塊。說到這,此時的老闆正在將一塊塊和著芋頭絲及米漿的鹹粿炸下鍋,表層啪滋啪滋穿上金黃色的外皮,抓準時間撈起瀝乾,熱呼呼出爐的鹹粿炸加上獨門特製醬包,簡直是一天小確幸的開始。鹹粿與麵粉的比例在老闆的調配下恰到好處,吃起來十分「紲喙(續嘴)」!
老闆說,他從小就在曾祖父的身邊學習鹹粿炸,每天凌晨四點便開工,工作日常就是泡米、煮水、和粿摻料。別小瞧這小小的鹹粿炸,總製作時長居然要花費八個小時!
除了下鍋前的前置準備外,老闆堅持使用爐灶燒木材加溫油炸,更是讓鹹粿炸更香酥脆的秘方,也讓客人咬下的每一口除了都能有滿滿的芋絲及米漿香氣外,鼻腔內更多了一分柴香,這樣缺一不可的搭配,也才能稱為「永寬鹹粿炸」的招牌。
所有的細節始於用心,百年流傳下來的精神就是刻在金門人心底的「那家石坊腳鹹粿炸」,秉持原味的食材,沒有過多香料調配就能享用的美味。遊金門時不妨帶上一份鹹粿炸,漫步在金門老鎮的街道,感受觀音亭旁傳統巷弄的氣息。
永寬鹹粿炸
金門縣金城鎮莒光路一段44號
05:30-10:30 14:30-17:30
撰文/ Anthing
攝影/ 王牧薇
推薦文章
小島的田就如海一樣,是百變的。晚春的麥田還是金黃閃亮,深秋的高粱穗卻已是豔紅的火炬。
走在金城鎮光前路上,在路口就能聞到淡淡的麵粉香,隨著前行的步伐,空氣和溫度也逐漸開始有了變化。
村復號,用一個空間,用心挑選在地好物,訴說一段在地記憶,讓村落重新被喚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