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開計程車,聽到砲打這邊,我就跑那邊!哈哈!」第一代老闆回憶起過往戰事,談笑中帶著趣味,我們坐在珠山大院的中庭靜靜聽著,不時驚呼。
那是一個陽光灑落的午後,兩位老闆帶著如春日暖陽的溫煦笑容,向我們訴說家族的故事。背後佇立百年的一磚一瓦、穿堂可見古色古香的物件,象徵五代人一起度過的堅毅歲月,有著傳承文化、逆光無畏的精神。
珠山大院位於金城鎮西南邊的珠山聚落,因保存完整的閩式建築,於1995年劃入金門國家公園範圍。起源於老闆對文化保存的堅持,耗時兩年還原的珠山大院,以「閩式風韻」融合現代裝潢讓旅客流連忘返,古宅像金門老酒越陳越香。
房間以珠山在地槍樓命名,分為夕照、聽濤,每扇門上都寫著詩詞,別有一番文學風味。希望到訪的客人不僅住得舒適,也能透過導覽解說,了解閩式建築、金門文化,感受275年家族古厝的歷史。
老闆們走在前頭帶路,從外圍牆上交趾陶裝飾藝術的鰲魚導水孔、室內建築工法、女兒牆的曬榖用途、甚至是現在拿來當桌面使用,近百年歷史的巷頭門,信手捻來都是歷久不衰的故事。
除了深度導覽解說、講究乾淨整潔的房間,這邊更受推崇的是「在地特色早餐」。許多在台灣吃不到的廣東粥、甜燒餅等當地排隊名店,由民宿每日直送提供!問起是什麼原因讓民宿全年無休的堅持下去?老闆笑著說:「看見旅客第二次、第三次帶著親朋好友一起來,就是我的動力!」
當時毫不留情向珠山打來的綿延戰火,留下純樸又堅強的老宅,佇立在這裡。「珠山大院」像一本百年經典著作,主人是栩栩如生的說書人,在樸實溫暖的閩式建築住上一晚,鳥聲喚起的早晨,我們聽著故事,喝進口中的熱茶,感受到這般的溫熱。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