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旅 2021.10.13 By 楊子葳

靜巷八號民宿:每次回來都彷彿不曾離開

「我想要給大家一種『去朋友家,但朋友不在家』,那種既熟悉又自在的感覺。」能讓每個人都能在這裡找到想見的人、想念很久的東西,或許就是金門這座小島讓人感受舒適、親切的一千萬種原因。

一切的開始,在十八歲夏天

「那年高中畢業的暑假,我開始在金門當導遊,一路從大學的寒暑假到當兵都在帶團。」後來到花東縱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服務的時期,恰巧負責的業務就是拜訪轄區內所有的民宿。拜訪上百家民宿後,非常羨慕民宿主人那種「生活即是工作」的慢活步調,埋下日後的創業種子。

2008年小三通開放陸客,觀光蓬勃發展,後期卻也因直飛台灣的班機變多,減少金門旅遊人潮。阿弘轉而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帶親子族群騎腳踏車、挖蛤蠣;載中高齡旅客體驗深度知識的旅遊路線,符合顧客需求打造客製化行程。

緊接著,隨在地專業景點解說員變多、網路查詢資訊方便、還有政府推動台灣好行的服務,讓他決定再次轉型,踏入民宿經營,打造旅途中的休憩站。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2014年剛開第一棟民宿時,阿弘把收藏的古物件、裝飾品、日系雜貨作為擺飾,營造出鄉村復古的氛圍,獲得不少旅客青睞。後來發現東西要維持好的狀態、保持清潔整齊並不容易,因此第二棟民宿改以簡約乾淨、現代化的家居風格呈現。

現在兩家民宿各自擁有不同客群,家庭旅客到訪過後,總會再介紹親朋好友過來,而年輕旅客則透過口碑發文,為民宿快速累積網路聲量。「我們回頭率真的很高,往年遇到連假,幾乎兩棟都會被熟客人預約滿!」

回憶起老客人,就像畢業後的老朋友,久久一見仍有聊不完的話題。甚至有組旅客七年間造訪了二十五次!每次都待上四天三夜,搭第一班飛機到金門吃早餐,最後一天直到天黑才捨得搭機回去。阿弘大笑說:「其實他們來第十幾次的時候,我就想應該差不多了啦~但他們還是一直來!一直來欸!」

夏日將盡,迎接新的風景

阿弘也透過與這些回來的旅客相處、相互分享,體會到:「正因為我們本地人知道哪裡是安全路線,反而像是一種結界,就像我們不太嘗試走沒走過的路去海邊。」旅客沒有在地成長的背景,總能發現更多美好的地方。從民宿貼文底下的留言也可以觀察到,旅客不說「去」金門,而說我要「回」金門。小小一個字的差異,能感受他們對這塊土地的歸屬感。

結束夏季艷陽,將迎來高粱滿開,披上遍地金黃。阿弘說,他有一個常用hashtag「 #秋天是最適合到金門的季節」。推薦秋季來金門漫步旅行,沿蔡厝古道,走到太武山東稜線。他自己則會帶著早餐去高粱田,想今天要做什麼?留時間與自己相處,讓視覺與心靈都能獲得滿足。

撰文|楊子葳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楊子葳

「寫字是因為想和你分享美好的事情。」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