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部門做好事情很重要,但我們監督也很重要。」曾任四屆金沙鎮民代表、現任金沙代表會主席的周水土說著。「民代在第一線了解老百姓心聲,我們可以透過公權力進一步去建議。」以過往專業經驗、民眾意見收集,給予行政單位適度提醒。
說到收集民意,周水土不諱言肯定自己,「老百姓一打電話來我們就要走啦,像我們金沙代表都一樣,只要哪裡有怎麼樣,一打馬上到。」不是自賣自誇,受訪時,他的手機也必須握在手上,才有踏實感。
周水土從小在后江灣長大,習慣靠海的生活,也待過六年的特種部隊,自然而然喜歡大海、水上活動。在成為代表後,他以過去對於海域的熟悉與專業,積極推廣金門有關海的活動。這當中,包含他最關心的養殖漁業、海洋生態的議題。
前陣子因舊傷復發而休養的他,沒能維持以往「天天看海,早上去一次、晚上去一次」的習慣。訪談這天,是他最近一次再來到后江灣海邊,遇上幾位正在採蚵的鄉親,隨口就能說出對方名字,連平常會來的時間都知道。
一直以來,周水土重視養殖漁業,帶動村莊民眾從事養殖漁業,他認為:「傳統產業比什麼都好,現在石蚵養殖只要在沿岸留住石條,不要讓它沉下去,石蚵每年自然會生長。」以自然的方式來維持民生經濟,是他覺得最好發展產業建設的方式。這幾年,他促成養殖漁業產銷班的成立,透過集結村莊漁民的力量,共享資源、互相合作,希望達到最大的經濟效益。
「這四年來,生態問題我很重視,像海邊的互花米草一長,會影響整個海岸線的生態。」互花米草的過度生長,最嚴重的情況下,將改變整個海域,造成濕地逐漸陸化,而最終導致的不只是經濟活動,更會引發海岸的生態問題。
針對互花米草的議題,周水土持續爭取經費清除。后江灣在部分區域得到補助後,周水土號召鄉親以人力的方式去除,避免機具開挖,破壞原始的生態樣貌。但其他地區仍存在嚴重的互花米草問題,他建議,「不管怎麼樣,海岸線互花米草還是很大的問題,像是中蘭海邊、洋山、西園到官澳,北海岸比較多,還是要找專家協助處理。」
訪談結束,他忍不住說:「其實不用叫我主席啦,如果在我們村莊,年輕人都叫我『阿伯』,比較年長的就叫我『老大』。」不管阿伯還是老大,關於海的一切,他說:「不懂的都歡迎找我。」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