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之中 2022.05.24 By 李欣宜


環島 緩島

小時候只知道阿嬤家在小金門,必須從金門本島搭十分鐘左右的船才會抵達。直到長大後,才從身分證上的戶籍地得知原來小金門實際的地名是烈嶼。

阿嬤家位於西宅,是一棟三合院的古厝,也是新大同餐飲的店面,由舅舅和舅媽經營。舅舅夫妻倆聯手征服大批阿兵哥的味蕾,印象中,阿兵哥會穿著軍服,並站得直挺挺的等待餐點,在古厝裡融合成一個獨有又特別的畫面。踏進古厝的右手邊是做水餃皮的小房間,我總會吵著要幫忙和麵糰、包水餃;左手邊則是廚房,每當我喊著肚子餓,舅媽就會從裡面端出我愛吃的炸年糕;而中間的正廳,總能看見阿嬤在躺椅上看電視的身影。

以往回到金門,我總是沒有太大的興趣去探索較遠的景點,反而花上很長的時間窩在三合院門口曬曬太陽,或散步到海邊撿貝殼,看著混濁的海水潮起潮落。「金門的海很醜,都黃黃濁濁的。」我很常這樣跟朋友說。記憶中金門的海邊並不像澎湖或綠島那樣有細軟的沙灘和湛藍的大海。

直到開始接觸底片相機後,我才仔細地去探索島上的每個角落,也開始對這片土地有了認同。兩年間,回了三趟金門,拍了五捲底片。過程中我才驚覺,自己竟然從未這樣用心去感受、了解過媽媽的家鄉。我開始到以前從未去過的村莊散步,聽居民用道地的金門話談天,既熟悉又親切,讓我開始為這樣單純質樸生活著迷,也更珍惜每次回金門的時光。

今年恰巧遇到大學同學到金門玩,我滿心期待地問起:「要不要來小金門逛逛?」卻得到:「小金門有什麼好玩的嗎?」這樣的回答。衝著這句話,激起了我環島小金門一天的行動,並將途中所見的美好景色都收進鏡頭下。除了想讓身邊的朋友們見見有別於一般海島的小金門,另一方面也想透過觀景窗更仔細地認識媽媽的家。

這也是我第一次發現,這些看似平凡的景色像是深藏在盒中的寶物,每一次回味都會有初次見面的驚喜和滿足感。如同金門四季的海其實充滿變化與令人驚豔,沙溪堡海邊的夕陽,每天追也不會膩;雙口海灘的夜景獨特,囊括了對岸廈門的高樓大廈,和金門傳統的古厝聚落呈現出極大對比;而冬天的海,像被覆蓋一層薄紗,是灰濛的藍綠色,比起夏天的飽和藍,更讓人有種安定、平靜的感覺。

在我心中,無論世界變化如何,小金門始終如我記憶中幽靜、淳樸,仍然依循自己的步調運轉。如果有機會來到金門,記得安排一天到小金門走走,來新大同餐飲吃上一碗舅媽煮的大腸海蚵麵線,接著環島一圈。行程別塞太滿,放慢腳步才能好好感受這座島的美。

攝影|李欣宜
核稿|李映彤

李欣宜


帶著相機的路就是旅行的路 。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