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生代 2022.07.18 By 李映彤

長合餅舖第四代黃朝翔:揉合中西的在地糕點

成立至今已有百年之久的長合餅舖,來自於黃朝翔的阿祖與叔叔、伯伯一同創立的「三公司」,後來改名為「長合餅舖」,宗旨是希望三人能長長久久、持續地合作下去。

然而,受到古寧頭戰役與八二三砲戰的影響,餅舖生意被迫停擺,兩位合夥人舉家遷移至台灣,長合則由黃朝翔的阿祖與阿公接手經營。當時的長合並不是「一間」餅舖,而是由黃朝翔的阿嬤挑著扁擔四處叫賣,或是批發給雜貨店販售。後來阿公過世,便由黃朝翔的父親經營,現在則與兒子們聯手,互相配合,嚴謹地將商品細節調整到最理想的樣子。

將創新一點一點揉進麵糰

身為長合餅舖第四代,黃朝翔笑說,原本高中時嘗試轉換跑道選擇就讀電子科,殊不知發現烘焙還是最適合自己。因此,踏上烘焙的旅程,大學就讀餐旅系,主攻西式甜點。畢業後,他待在台北飯店裡的甜點部門磨練,直到回到金門當兵退伍後,便決定留在家鄉繼續從事飯店的西點製作。多年歷練,黃朝翔看待烘焙逐漸培養出不一樣的眼光:「我覺得做蛋糕就像是藝術一樣。」是技術,更多的是創作。但在飯店的規範下,黃朝翔對於糕點天馬行空的想法難以實現,為了能沒有束縛的製作理想中的甜點,黃朝翔開始籌劃自己的甜點店——愜意甜點工作室。

在地點的思考上,最終沒有選擇在熱門景區,而是回到沙美老家的古厝開店,對他來說,有著特別的意義:「這是一個不一樣的傳承,可以把對於烘焙、家鄉和金門產業的想法繼續傳承下去,讓這個地方能夠復興起來。」他希望藉由甜點,也能接觸較為年輕的受眾,將人群帶到沙美,讓大家看看這座城鎮的文化古蹟、人文歷史,告訴大家這個地方的美好。

提及讓黃朝翔最滿意的作品,他開心地說是最近創作出的新品——芋見金沙。其中不但有金門芋頭的元素,又加入了西式的乳酪,而鹹蛋黃又被稱為金沙,代表了他的家鄉。創意又在地的糕點創作,讓這款商品成為店內受歡迎的品項之一,不斷嘗試不同甜點的精神,現在也讓愜意甜點成為旅客到金沙必訪的名店。

一解鄉愁的糕點

在經營愜意甜點工作室的第三年,黃朝翔退到幕後擔任研發的角色,將更多的重心轉往長合餅舖,開始了一連串的創新與改變。從設計更加利於產品保存同時有質感的包裝,到在金城新開店面,以及傳統糕點口味上的創新,黃朝翔帶領長合一點一點的朝向傳統與新意結合的路上前進。

「我們的東西很平凡,但是它的味道和製程非常不凡。」黃朝翔說,酵母是中式糕點創造出獨特香氣的一大主因,是具有生命力的原料,用不同的的心境去對待、培養它,會產生出不一樣的風味;相反的,西式糕點不靠酵母,而是靠著打發,將空氣包進去讓蛋糕膨發起來。即便中西製作方法上截然不同,但樂於挑戰的黃朝翔仍努力地將中西融合,做出創新的糕點。

中秋月餅和巧克力一口酥則是黃朝翔的得意之作。以蛋黃酥為例,傳統的作法使用的大多是豬油,但他卻選擇以西式的奶油來替換,並加上了金門高粱、金門芋頭。不僅融合了中西的製作手法,更加上在地特色,打破以往對於糕餅的框架。而巧克力一口酥更是驚豔眾人。採用法國的可可粉,搭配進口的巧克力,再加上清爽的橘子丁緩解巧克力的膩口。他將不同的西式元素帶入傳統的閩南茶點,透過不斷地嘗試、調整,讓一口酥有別於過往的印象。

「我希望人們看見長合就能想起金門,看見金門就能想起長合。」這是黃朝翔對於長合餅舖的一番願景,也期待在每個從長合餅舖離開的客人心中,能夠留下了獨特的「金門印象」。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李映彤

二零零一年二月生於浯島,現暫居後山,就讀東華大學華文系。 喜歡底片、浪漫的一切還有浪漫的人。夢想擁有一座海邊的房間。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