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六月的烈嶼已經有些炎熱,清晨早餐店煎台上聲音劈啪作響,老闆娘用俐落的手速,熟稔地翻著肉片;而在一旁忙著招呼客人,帶著靦腆微笑的「伯伯」就是黃埔村長方耀年。
說話溫文不疾不徐,親和的氣息受到許多鄉親的喜愛,讓他在黃埔村一服務就是將近二十年,從阿兵哥到一般民眾,這家早餐店也成為方耀年另類的服務處。
談起黃埔村的改變,方耀年笑著說:「這些年最欣慰就是整個村莊融洽很多,像是喪事或廟宇活動都會互相幫忙。」由於各個自然村的文化有些不同,因此從過去幾任村長的經驗中發現大家很難溝通整合,如何建立更加融洽的地方生態,成了一大問題,「一開始我自己號召,我以身作則先幫助別人,大家看到我這樣做之後,就會再回頭幫忙其他人,久而久之就會成為一種習慣,村莊內自然變得和諧」。
除了村里間氛圍的營造,方耀年在村莊的硬體設施也不馬虎,他向鄉公所建議,爭取公園環境的改善,「過去百獅公園雜草叢生,但經過整理之後,看起來就好很多了。」現在大家幫忙完村內大小事,閒暇之餘,也能到公園走走,強健身體也維繫村內鄉親情感。
近二十年的村長資歷,方耀年服務過的事情多不勝數。近年,也因黃埔村居民發展的轉移,許多人在大金門或是台灣工作,村內老年人口居多,長輩的日常由村長代勞,從協助抓蟲到運送配酒,甚至是鄉親赴台就醫,也想聽聽村長的聲音才安心,他欣慰地說:「感謝大家一直以來的支持啦!」
這一屆任期結束後,方耀年也準備將村長的位子交接給下一棒,希望由年輕世代來服務。談起退休規劃,他希望在能力所及的情況下,繼續為大家服務,並持續努力照顧好每一位村民,想念村長的話,也歡迎到早餐店找村長唷!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