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城事 2022.09.28 By 陳又年

金門話——聽見生活的聲音

隨著多元文化與歷史演變,至今全球各類語言已達五千至七千多種,金門人使用的「閩南語」則是其一。雖然說是閩南語,但各地卻有著不同的差異,「金門話」也是如此。所謂金門話,除了與同安腔相似外,同時囊括南洋僑鄉所帶回的馬來文等等的外來語。例如老一輩稱呼市場為「巴刹」。

不同文化的結合,締造金門話的特色,也發展出獨特的閩南語口音。金門人經常使用的問候語「物代/密乃」;指示方位的「佇遮」、「佇遐」,還有好的、壞的都可以使用的「各眼」。如果成功使用這些生活用語,已經可以略懂在地金門人的口音了。

物代/密乃

mi̍h tāi
常用於招呼,同時有「怎麼了?」、「還好嗎?」、「幹嘛?」之意。


佇遮、佇遐

tī tsiô、tī hiô
佇遮意旨「在這裡」、佇遐為「在那裡」。問路或是地點時,常用來形容方位遠近的詞彙。因與台語的發音腔調差異大,易混淆。


過癮/各眼

kèr-giàn
用來形容某件事情很有趣,或太過頭時,也會以此稱之。例如看了一場很棒、很瘋狂的表演,就會表達:「真的很各眼。」抑或是吃了很不滿足的一餐,就可以說:「每各眼。」多加一個字,就成反義詞。

除了生活用語以外,以村落特色的金門傳統唸歌〈金門鄉里串〉也能幫助我們更認識在地金門,以下舉例:

金門城肉豆

Kim-mn̂g-siânn bah-tāu
金門城的肉豆,遍地生長。無刻意種植,攀附在雞棚、豬圈上。時常被居民燉煮入菜,飽餐一頓。


昔果山罶大蠝

Sik-kó-suann liù tuā-lè
昔果山人與蟬共生,人們喜歡折一稈高粱,與苦楝樹上的大蟬嬉戲。


半山牛

Puànn-suann gû
盤山古稱為半山。農夫與牛開墾出以農田維生的盤山村。另一說法是,半山村的人強壯堅毅如牛般。

拼音協力|許翼軒
核稿|陳昱青

陳又年

日日換年年,以年換陳年。 浸泡許多海色,閱覽許多山巒,目前駐足家鄉海洋與太武山。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