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里作為熱門的觀光景區,緊鄰成功海灘、尚義海堤,同時也有著象徵僑鄉文化的陳景蘭洋樓。每天迎接許多旅客來臨,鄉村環境的治理更顯得重要。因此里長陳偃武一上任便致力於基本建設的改建、道路的維修及巷弄的美化工程等,期待不管是生活或是旅行,都可以在正義里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成為里長前,陳偃武經歷過許多磨練。十四歲那年,他去學習理髮,後來自己開設理髮廳,大部分的時間他都前往部隊,幫忙阿兵哥理髮。後來隨著軍隊縮編,理髮需求減少,他也轉行從事工程工作。
民國80年的時候,陳偃武因緣際會認識一位從台灣到金門的工程老闆,一起做了夏興軍用油庫的維護。完成後,他跟隨老闆一同到高雄旗津工作,但期間遭遇嚴重車禍,導致脊椎骨斷裂。經歷一年多的休養,因考量身體狀況,回到金門的他又再度轉換跑道,當了多年導遊。也正因為帶團旅遊的經驗,讓陳偃武養成對於環境規劃的重視和敏銳度。
導遊退休後,陳偃武原先沒有想過成為里長,可當他觀察到村莊長年以來的問題卻無從改善時,讓他的想法有了改變:「你不爭取就沒有機會,縣政府的資源是需要大力去爭取的。」雖然首次競選落選,可是在陳偃武沉澱四年後,他獲得更多里民的信任與愛戴,成為正義里長,至今已連任三屆。
陳偃武對於里內環境的想法是:「鄉村的道路、巷道沒有做好的話,鄉村裡面要蓬勃發展是不可能的,旅客一進來,看到村莊破破爛爛會詬病,最基本的環境要整建好。」陳偃武上任隔年,由於海水侵蝕,尚義海堤與成功海堤損壞嚴重,因此他積極恢復建設;同時也爭取宗祠、道路的整建,讓里民生活有更安全的散步場所。對陳偃武來說,這些努力的成果,都是為了整個村莊更好的未來。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