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全球陷入一波波的金融海嘯中,許多公司訂單減少,紛紛提出裁員、減薪、放無薪假等方式來因應,我任職的公司也不例外,要求員工放無薪假,所以在這波非自願的休假潮中,開啟了我人生的第一次金門行。
金門人好客純樸又友善,記得有幾回在聚落裡閒逛拍照,天氣很熱村民阿伯還主動邀請我們去他家坐坐,拿飲料請我們喝。在路邊拿著地圖找路時,總會有路過的居民停下車來問:「你們要去那裡?」如果我們還是不清楚,都會直接帶我們過去。
有一次,我們在烈嶼的一個院子裡尋找風獅爺,可能是我們說話有些聲音,村民阿伯從家裡走出來,看我們在拍風獅爺,居然主動說:「我家裡還有一尊,你們要拍嗎?」當下真是高興到爆炸!
金門除了在地居民親切外,戰地風情、自然風光、豐富的潮間帶、閩式建築、廟宇文化等等,可看的東西真是太多了。第一次金門行留下的美好印象,延續了我截至目前近四十趟的旅程。
有一年的員工旅遊,老闆問我推薦什麼地方,我直接建議——金門,搭飛機只需要一小時,又有出國的感覺,而且好玩、好買,又有別於台灣本島,有著不一樣的風情,心中首選就是金門啦,於是公司一行九十多人被我拉來了,玩回來同事都說讚哦,哈哈!
金門的春夏秋冬都有不同風情,冬天是金門的旅遊淡季,人少了但侯鳥來了。每到傍晚時間,我會到慈湖或烏沙角一帶等鸕鶿歸巢,有一次,鸕鶿還沒回來,打掃阿姨跟我們聊天,問我是不是台灣來的?住哪裡?結婚了沒,要幫我做媒。第一次在金門被介紹對象,真的好有趣!
「回來了,回來了!」每次看到鸕鶿一波一波從廈門飛回來,我總是驚喜喊著。歸巢場景說是黑色大軍壓境一點也不爲過,成千上萬的鸕鶿成隊排列,配上夕陽餘暉絕對是令人難忘的美景。
大家都說離島的冬天很冷,真的,冷到刺骨,我直接把自己當成粽子,包了一層又一層,發熱衣、羽絨衣、防風衣、手套、圍巾、帽子、口罩,全部都穿上就對了。
今年二月我回金,遇上百年最強寒流,那天下著雨,我和友人在模範街拍照,真的是邊拍邊抖,到屋簷下躲雨時,店家拿著兩杯熱咖啡請我們坐著休息保暖,那時,心裡好像沒那麼冷了。
長年往返金門,朋友都說:「你不是在金門,就是在回金門的路上。」希望有一天金門真的變成我的第二故鄉。
攝影|徐憶如
核稿|湘媛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