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躍起中 2020.11.22 By 陳昱青

金湖代表會主席蔡乃靖:重新找回聚落光榮感

瓊林聚落的改造耗時多年,經歷了許多溝通、協調的過程。

「之前遇到一些不公不義的事情,才發現公務單位的作法跟老百姓的需求有很大的差別。」那時候蔡乃靖剛選上金湖鎮代表,選上不久就遇到震撼教育,這件事影響他至今。

初入政壇的菜鳥代表

時間倒轉回2006年,第一次參選就選上金湖鎮代表。初入政壇,最菜的經驗到現在還印象深刻,「第一次當選還沒就職的時候,瓊林里民在抗爭,主持人就說:『你是代表要幫大家發聲啊!』我就站起來,拿起麥克風,之後就傻掉不知道要說什麼。」

那次之後,「我應該要怎麼做?」的聲音一直在他心裡迴盪。從瓊林社區開始,看見了體制的限制,「像瓊林是閩南式的村莊,因為在國家公園範圍區內,它的一些法令跟規範都很不合理,居民房屋要做修繕很多都不許可,例如蓋車庫、搭鐵皮都不行。」

透過居民與在地藝術家吳鼎信合作,打造熱門的出窯燒紅磚牆,是今年社區活化的代表景點之一。

衝撞體制的勇氣

傳統聚落維護的難題,不只是國家公園與社區的碰撞,專家學者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一位學者曾經提到,瓊林聚落最好的建設就是不要建設。」蔡乃靖略帶情緒地回應:「我聽到這句話當下,覺得他們怎麼可以說出這種話來?我們這邊不是動物園,是我們生活的地方,如果換成是他們家,他要嗎?」

從政第一次的震撼教育,蔡乃靖有感而發:「這件事也讓我體會到有些公務系統真的需要改造一下。」處處受限與碰壁,只好選擇跳脫體制,「我那時候也是瓊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我鼓勵大家參與文化部計畫,將瓊林社區登錄為傳統聚落。」登錄之後,過去國家公園的束縛逐漸鬆綁,「現在這些閩南式的修理房屋補助高達百分之八十、可以有容積的移轉,也推動外圍緩衝區可以蓋集合住宅,這些以前都不可能有。」

讓傳統村莊留住人,文化才能留在這裡,蔡乃靖說:「外圍開放成住宅用戶用地後,讓年輕人不會一直往外移,而登錄為傳統聚落後,也能吸引觀光客進來。」如今,瓊林逐漸成為觀光的景點之一,窯燒紅磚牆更已經是炙手可熱的打卡景點。

主席台後的內心告白

瓊林聚落復興只是蔡乃靖從政日常的一角,2018年被推選為主席,蔡乃靖坦言:「以前當代表只需要執行自己的議題,當主席之後,要從中去協調當代表們之間的潤滑劑。」碰上疫情,更多狀況需要協調溝通,「上次市場攤位租金要不要調整也討論很久,通常會去市場都是農村的長輩,攤位價錢調太高對他們的壓力就更大了,後來就決定不調漲。」

從瓊林聚落、議事廳協調、各處室的溝通、選民服務、紅白帖跑場都是主席每天的例行公事。然而,卸下主席角色的他,同時也是三個女兒的父親,但卻是分給他們時間最少的,蔡乃靖回想起,「有一次我女兒的作業題目是全家的晚餐,她就跟老師說:『可是我已經快半個月沒有跟爸爸一起吃晚餐了。』」那時候開始,他暗自下了決定,一個禮拜至少回家跟女兒吃一次晚餐。

隨著訪談接近尾聲,週末傍晚小小的身影已經在主席辦公室外待著,是等待主席下班一起吃晚餐的女兒。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陳昱青

還能寫字的時代就不算太壞。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