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生代 2021.10.29 By 陳昱青

蓊蓊書店:讓空間存在,讓事情發生。

咖哩飯與書本的份量

溫暖,並不是總在過高的溫度上,是安穩地留給你一個空間,不讓你被打擾,接住某一個時刻的你。蓊蓊書店是這樣的存在,主理人也依循這樣的氛圍存在。

「讓空間存在,讓事情發生。」——蓊蓊書店社群媒體介紹這麼寫著。

蓊蓊是一個把自己放在後面的人,不管是經營空間的想法上還是物理位置上。走進蓊蓊書店,可能會看見主理人的機會並不多,甚至不會看到。更多的時間她在書店後方的廚房,與馬鈴薯、紅蘿蔔、雞肉等食材相處,悉心料理她心中想要帶給別人溫暖的咖哩飯。

網路上有人戲稱蓊蓊書店其實是:「被書店耽誤的咖哩飯店」,問她會不會在意?第一次聽到這個說法,她驚訝又覺得有趣地大笑,接著分享:「其實我並不介意透過咖哩飯讓大家進入這個空間。我覺得當他們來到這裡,除了食物以外,一點點細微的感受被帶走的話,我覺得都滿好的。」

過去有一段時間,蓊蓊在台北的書店工作,下班回家時,還營業著的店不多,路過一間咖哩飯食堂,她會點一份吃完再回家,「我覺得食物跟書雖然它們的內容跟形式不一樣,可是它們給予人的力量也許是有相同份量。其實這個空間對我來說,不僅僅是書,也是一個容納的場域。」

一開始,是為了容納自己

大學的時候,蓊蓊對課堂不感興趣,於是就到圖書館看書、也閱讀雜誌刊物,《破報》到現在仍讓她印象深刻:「那時候在刊物上會看到很多關於社會議題的文章,我覺得影響我滿多架構價值觀、看待事情的方式。」

第一次踏入的獨立書店是唐山書店,那裡也是她的啟蒙書店。那天,走下唐山書店的地下室,她還記得帶走了一本畢業後在唐山書店工作,才發現是大學生開學季必買的《見樹又見林》。問起唐山書店哪個狀態吸引她,她出乎意料地回:「我覺得是它富有生命力的凌亂(笑)。」

後來,大學四年級時,家裡遭逢變故。面對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刻,偶然閱讀到漢納鄂蘭的《心智生命》,那本書影響她至深:「我翻到了一段話,當下就覺得想開書店,但並不是那麼地具體,那時想像只是一個模糊的畫面,是關於有一個空間可以容納,或有另一種看待、對待事物的可能。」

對她來說,這樣的可能剛好也是生命所呈現的樣子,就好比她對蓊蓊書店的形容:「蓊鬱的」她說:「我會取名叫蓊蓊是因為它是一個對生命的想像,當你遠望植物的時候會看到一片綠,是蓊鬱的,可是當你進到裡頭,會發現它其實有榮有枯,地面上有落葉或枯萎的葉子正在掉落,但同時也有新芽。我希望書店可以找到這樣的平衡,它是可以容納不同生命狀態的。」

回應當時的需要

對於這個「可能容納」的發生地點,她肯定地說:「我覺得它勢必要在金門。在這裡,很多想法是固著的,也是因為這些固著讓我們沒辦法很彈性的去面對變動,可是我們面對變動的方式,可能就影響我們以後的生活了,所以我覺得這勢必得回到這裡做的事情。」

即便獨立書店能夠進貨的書量有限,但還是能在每次進到書店時,察覺她對於接納不同可能的真心誠意,書架上陳列性別議題、社會心理、地方文史、大眾文學的書籍,同時也收錄繪本,她說:「我覺得我選進來的書,我的心意是一樣的⋯⋯但我知道影響不可能是立即性的,也就是為什麼我會選進一些帶有社會議題的繪本,如果有照顧者來到這裡,他把書本帶回去給小孩,以後也許可以造成一些影響。」

這些的想望,其實連結的是對自我生命歷程的回答:「對我來說,書店是我腦袋裡的一個圖像吧,是我想要實現的一件事情,倒不是夢想⋯⋯如果金門有一家書店在街角我會想要走進去,但是以前比較沒有這樣的空間存在,所以也是為什麼我渴望有這個空間,好像就是在回應我當時的需要,或是也許有人的成長過程裡面,也會有這樣的需要。」

撰文|陳昱青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陳昱青

還能寫字的時代就不算太壞。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