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貝殼藝術家陳志緯的牛貝貝工作室,放眼皆是琳瑯滿目的作品,各自在位置上散發著光芒。讓人忍不住想細看其中的奧秘,聽聽藏在貝殼裡的故事。
桌上放著鑽孔機、切割機、拋光機、白膠跟熱融膠,以及一籃籃依形狀、顏色、大小分門別類的貝殼。「新的貝殼,可以做比較新的東西;舊的貝殼,有質樸古董的感覺;破掉的也能有它們特別的展示方式。」不管是完整的、細碎的、色彩鮮明抑或混濁的貝殼,在陳志緯的眼中它們總有無限的可能,細細端詳著每個搜集來的寶物,點子總俯拾即是。
作為藝術創作者外,平時的陳志緯其實是位土水師傅,「做這個是我日常中最放鬆的時刻,接案的話就有壓力,所以我沒有想賣我的作品。如果遇到有緣人我會用送的;無緣的、話不會講的即使是好朋友也不會送。」即使遇到有人想高價收購作品,陳志緯仍只希望每個作品都能被好好對待,不希望創作的初衷被動搖而改變。
「我不喜歡在作品加上人為的東西,所以我的材料從來不染色、不上漆,讓它保持原樣。」從自然取材如貝殼、石頭、海膽等,只要是來自海洋的物件都是創作素材。問起挑選貝殼及製作時會有什麼習慣?養殖科畢業的他分享:「我會先聞看看它有沒有味道,有味道的話會先放置一陣子再處理。所以我撿被打上岸的死貝比較多,它們都被海水清乾淨沒有味道了。」從門簾、花卉、靈獸到神像,每塊貝殼都各司其職,展示著他們最純粹卻又自信重生的模樣。
若要追溯這四五十年的貝殼創作旅程,得從小學三年級時,哥哥帶回來的一幅貝殼藝術作品說起。當年的陳志緯看著貝殼創作覺得新奇,就去海邊撿了些相似的貝殼回來,「意外發現我自己也可以搭起來,就開始做了。」回想兒時下課瞞著父母去海邊撿貝殼時光,陳志緯說:「大人覺得做這個沒用,我也怕做得不純熟被人家笑,所以我就都『地下化』的創作。」即使沒人看好,但他仍小心呵護著心中的那株創作火苗,持續研究如何讓作品更精彩。
從平面創作慢慢到立體構成,研究了各樣貝殼的樣貌、色彩、組合;黏著劑的選擇從瀝青、強力膠換到樹脂及熱熔膠,一路反覆調整,讓作品同時兼顧穩固與美觀;可愛到寫實風格的轉換,得注重更多細節及神韻的雕琢;甚至金門哪個海域是哪種地質、可以撿到哪些種類的貝殼,樣樣如數家珍。
這樣的地下創作持續到了民國八十幾年,偶然間因花蛤季活動被在鎮公所工作的朋友薦舉,加上妻子的支持,陳志緯的作品開始展示在大眾面前,並漸漸為人所知,開始到各處教課分享知識、與各地藝術家交流,用作品與知識拓展並影響著創作圈。
無法控制貝殼的狀態,看似是有些困擾,但倒也成為每次創作的考驗及樂趣。「做作品只能邊看邊做啊,不能塑形、不能挑顏色,就很難去先想你要做什麼才去找貝殼,所以想像力很重要。」在閱歷無數後,陳志緯腦海中早就寫好一本貝殼圖鑑。
「『白馬將軍』是我做很快的作品,靈感一來就要做。」以香螺為主幹,破碎的貝殼拼接成馬的四肢,馬匹上的寒毛與嘴部構造也精心雕琢,靈動的白馬躍然眼前,搭配上各樣色彩貝殼雕飾而成的威武將軍,凜然姿態不減又更添幾分俏皮。忍不住問有沒有比較不喜歡的作品?陳志緯直率地說:「沒有,不滿意的都毀掉了。」談話間不斷驗證了追求完美的性格。
當創作到一個程度的時候會不會擔心自己的東西被模仿?陳志緯自信地說:「不會怕,因為這有很多訣竅、技巧在裡面,即使你知道是用什麼貝殼,如果角度、顏色不對,做起來也是四不像。」用時間琢磨出的經驗,內化成他的一部分,並藏在每個作品的細節裡,而這正是怎樣都抄不來的技術。
看著陳志緯在工作桌上安靜創作的身影,再望向滿間的藝術品,能夠感受到他單純喜愛這些大自然留下的禮物,並試著在保留素材的樣貌下,賦予它們新的價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