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2022.03.22 By 陳昱青

在路上:有導覽的百變公車

金城車站售票亭旁的站務休息室,狹長的空間裡,是提供給後勤人員的歸處。牆壁上貼滿A4紙張,條列寫滿一個月的班表;座位旁整齊地掛滿編號完整的備用鑰匙,而坐在位置上的何克勤,正在數算司機跑完車班後的零錢箱,將硬幣有序的歸類,逐字輸入電腦。

從聯結車到公車

成為站務之前,何克勤曾經也是沿路收集錢幣與油桶的公車、聯結車駕駛。一開始選擇上路,是到台灣第一份工作帶給他的啟發:「畢業後一開始跑去工廠工作,但是關在工廠很無聊,我比較喜歡在外面跑來跑去。」他跑去買聯結車駕照的課程鐘點,學了兩個小時,就跑去監理站考試,竟然幸運地考過。

「可是,你也知道考過跟上路其實是不一樣的。」新手駕駛,越級打怪,何克勤選擇當聯結車駕駛,載的貨品還是難度高的食用油,「開這種車更危險,轉彎液體會擠到一邊,重量偏一邊很容易翻車。」上路之外,停車也是挑戰。第一趟駕駛,要將車子倒車進公司地磅站秤重,開了十幾分鐘開不進去,直到前輩來支援倒車,才化解危機。後來慢慢地熟悉,一路南征北討,台灣本島跑透透。

開了近十年聯結車,媽媽年紀也漸大,民國九十四年回來金門,轉戰考公車。那時反倒有些緊張,「路考有點失誤,想說可能沒機會,要繼續回去台灣開聯結車。」他認為自己一路有些幸運:「後來成績公告為備取,也順利遞補所以我就回來。」景色變成家景、食用油變成同鄉,繼續上路。

上學、拜拜、出遊,歡迎搭乘!

不同於聯結車,一次出去就在公路上十幾個小時;公車的班表,跟著居民的作息一起。有時排班要配合學生上學時間,公車要變身學生專車,駕駛最早清晨五點半就開工,最晚要開到晚上十點多才能下班,依照排定班表輪班,每天上班時間不同;有時同一條路線,因應假日、初一、十五開法也會不一樣,「可能會有些民眾要去拜拜,就要加繞到寺廟。」

金門公車路線多元、駕駛服務的類型也多元。有兩三年時間,何克勤被選為台灣好行的司機,他大讚:「我覺得金門的台灣好行是很好的路線。因為我們的車上是有解說員的,專車專人帶著你走。」自己在車上聽一聽,也聽出興趣,何克勤跑去考華語領隊、華語導遊及縣府特約解說員,有一次找不到解說員,他就司機兼導遊,邊開車邊解說,人生成就解鎖,他笑說:「這個很有成就感!」

開台灣好行時,他也會推薦乘客:「台灣好行的票有限期限內搭乘公車都免費,可以找幾條不同於台灣好行路線的公車,仔細看看路上的風景,每一條都不一樣。」他說:「每一條路都有它特色的行道樹,伯玉路的小葉欖仁很漂亮,黃海路的台灣欒樹到夏天整個變金黃色也很美!」但也有乘客獨鍾台灣好行的路線,跑過來告訴他:「我已經來搭你車第五遍!」讓他驚喜又開心。

下班後,他偶爾也會留意網站上乘客的評價,卻看見讓他五味雜陳的回饋。某次一對情侶帶了一位老婆婆來搭車,那位婆婆坐輪椅,那時候車輛剛好是遊覽車,婆婆當下跟他說可以自行上車,但卻是靠著半爬半走的方式,何克勤看到覺得不忍,開到一半就決定去換一台低地板的公車,讓婆婆後續上下車不用那麼辛苦。

乘客回去留言寫說:「婆婆身體本來就不太好,回去舊病復發,就沒辦法下床了。那是婆婆難忘的旅程,很感謝你們給婆婆完成到外地遊玩的心願,在金門留下一個很好的回憶。」何克勤有點感慨:「我應該要高興,但前面那段讓我不知道該不該高興。」如果有機會,歡迎婆婆再上車。

繼續在路上

高興與生氣的情緒,其實都是駕駛在路上少有的心情起伏。更接近何克勤內心的常態是沿途觀察站牌有沒有人、聽有沒有人要按鈴下車、過彎的時候安不安全,「很多人以為開公車沒什麼,就是坐在那裡方向盤轉一轉,一天就賺起來,其實精神壓力很大,畢竟整車的生命都掌控在我們手上。」

擔任公車駕駛十四年期間,長時間坐著開車,身體必須承受車子行駛的震盪起伏,久了影響腰椎、頸椎,容易疲勞痠痛,也積出腰傷。前年,何克勤轉為公車站務,把過去在路上的經驗,融合站務工作,過去手寫的資料現在設計成電腦表格,大家看得更輕鬆。

有駕駛回到休息站,他也會溫馨提醒駕駛有事的話可以提前換班,他說:「我覺得站務就是在服務駕駛,要當駕駛的後盾,車子出去有什麼狀況,我們可以馬上支援他。」換個形式,現在的他,依然陪伴著大家,一起在路上。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陳昱青

還能寫字的時代就不算太壞。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