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高度反差萌的計程車大概是這樣的:車門貼有經典款金門高粱廣告、油箱外黏上鑲鑽Hello Kitty圖案、內裏靠墊縫上貝蒂與蝴蝶結、副駕前放有模型車與水晶做的Hello Kitty模型。李能珠的計程車和她的性格一樣,有著高粱的醇厚與Hello Kitty的活潑可愛。
一開始剛買車時,車子內裝全黑,她越看越單調,「一進到車子感覺就好像進到黑暗中。」她把以前舊衣服上收集到bling bling的亮片拿出來,縫在車上;把喜歡的、朋友送的東西放在車上當作幸運小物跟著跑,她笑說:「這台車就像是我的小套房,每天要待的,當然要弄得好,看起來心情才會好。」
民國一百年,身為專職媽媽李能珠,在老么上小學後,開始二度就業。從原先與三子相望的生活,突然間要面對形形色色的人群,讓她有些緊張,最怕客人突然的出現,「那時候招到客人上車,又開心又有點擔心,不知道要把他載到哪裡,怕他告訴我的地點我會不知道路。」但在同業溫情鼓勵、路線分享的攻勢下,慢慢建立起信心。
熟悉後,她加入當時的觀光導覽計畫,開始深入走訪景點,「雖然我在這邊土生土長,但以前這些營區有管制都不能進去,可以多了解也很好。」除了課程的景點介紹,她也會融入自己的小故事,特別是以前阿嬤跟她說的,「小時候想說阿嬤每天都在練痟話(liān-siáu-uē),現在都用得到,阿嬤每句話都很真實欸!」
阿嬤在民國前一年出生,古寧頭人,直到九十幾歲才過世,當時就像一本行走的歷史課本,告訴她古寧頭以前開墾的故事、戰役的辛苦、關帝廟神明顯靈鎮守古寧頭的鄉野傳奇。阿嬤講的話真的要聽,現在她也把阿嬤的故事繼續說給乘客聽。
她對待乘客的方式,她形容:「就像家人一樣,跟他們一起同樂、無所不談,不要把他當客人,也不要覺得我是他的司機,他也尷尬,我也會帶得不自在。」自然的互動,不少乘客變成朋友,回來時,還會主動送上禮物,她也不甘示弱禮尚往來,「我就馬上回敬高粱伺候!」
親切的相處讓許多乘客不自覺稱呼她「姐姐」。她爆笑吐槽:「他們有些都還比我小孩小,上次有個爸爸帶三歲孩子來,也叫他叫我姐姐。」不只是稱呼而已,姐姐的魅力讓乘客也會請姐姐陪玩。有次她載客人到南石滬公園的喊泉,客人邀姐姐在大聲公前面一起喊,「我們兩個拼命喊、在那邊尬誰喊得大聲、誰喊出來的水柱噴得高,尬到最後回去失聲(笑)」。
此時,姐姐電話突然響起,「阿伯,你要去買便當哦!」阿伯是姐姐的常客之一,原本會騎電動摩托車到金城,但最近車子壞掉,都會叫姐姐的車到固定的素食店買便當。我們臨時更改計畫,直接跟著姐姐一起去載阿伯。途中,阿伯分享自己的人生故事,以前當兵、到酒廠工作、存錢買房子的酸甜苦辣,「不一定都要聽得懂,你就聽就好,他們就會很開心了。」能聆聽、能一起玩,這樣的姐姐誰不愛?
執業十年,問起她私心最愛的路線?她大推伯玉路,這時,導遊魂上身,她先介紹起伯玉路的由來:「伯玉路早期叫中央公路,這條是胡璉將軍帶兵來開拓的,胡璉將軍過世後,為了紀念他,這條路就以胡璉將軍的字伯玉來命名,還立了一個銅像在小徑圓環那裡。」
偏愛伯玉路的原因,她說:「我每次早上六點多要去機場排班的時候,剛好從家裡往機場出發是向東,可以看到太陽慢慢要升起的樣子;傍晚五六點下班,剛好看到太陽要日落的時候,真的很漂亮餒!」
下班回家,她總是滿足,有時還覺得上班的時間總是過得特別快,「投入這個行業我很快樂,可以載到各式各樣的人,我喜歡跟他們聊天。」有時候回家太快樂被兒子察覺,兒子會說:「媽媽你上班好像很快樂喔!」她笑回:「對啊!我就真的很快樂!」
攝影|王牧薇
核稿|湘媛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