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藝金門 2022.05.22 By 湘媛

金門陶瓷廠彩繪師董玉玲:釉光下的彩繪技藝

眼神平靜專注,讓一撇一畫精準地在瓷器上落下,一手執筆,另一手則負責將懸在空中繪圖的手托住,在曲面的瓶身上穩穩地描繪,讓素坯模漸漸有故事浮現。而承襲瓷器彩繪這項傳統技藝,董玉玲已琢磨了近四十年。

從臨摹古畫作到自由創作

金門陶瓷廠於1963年成立,是戰地政務委員會為了促進金門在地經濟而興建。在當時,瓷器是軍民到訪金門時最流行的伴手禮之一,更是受到總統府關注,享有台灣唯一「官窯」的美名。其中,金門青花瓷特有的「鈷藍」色調,更在民國七十二年至七十五年間,受故宮博物院委託仿製明清時代的青花瓷展品。

二十歲時,董玉玲剛成為陶瓷廠彩繪師不久,正巧碰上這難得的學習機會,「我那時很開心耶,因為沒畫過仿古作品,所以有機會可以臨摹對我來說是一個挑戰。」青花瓷彩繪與一般的繪畫,除了平面與立體構圖的差別外,配圖、用色、用水技巧都需要調整,如何運用墨暈深淺勾勒出層次,便是考驗師傅功力所在。而考古作品為求工整寫實,畫工要筆筆到位,「偷懶的話會反映在烤出來的色澤上,所以不能偷工減料。」講求基本功,是彩繪師的必要練習。

在廠裡,彩繪師們通常都各自趕工作品,董玉玲說入行前幾年,雖然有繪畫底子,但沒有特定老師教,她會趁著短暫休息時間,觀察鄰桌師傅如何下筆、用筆。陳彩雪老師是她從業至今,最欽佩及持續學習的對象,「我的作品比較嚴肅,但她的作品則是細膩中帶有灑脫。」即便陳彩雪退休,也依然會從她送回陶瓷廠燒製的作品中不斷學習,也因為懂得欣賞、精進,才能持續創作出更理想的作品。

把祝福畫進瓷藝品裡

陶瓷瓶身的圖騰有些是傳統的龍或鳳凰、有些是比較注重意象表達的花草風景,各個作品背後展示著不同的意義,其中比較常見的有:花代表常春,四種花則代表四季;纏枝表示綿延不絕;圓的瓶子在風水上有聚財、聚寶盒的含義;將瓶子安上底座意指平(瓶)安。

「傳統的吉祥圖騰除了是藝術的表現,也反映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時,也展現執筆者創作的想法與期待,她分享常使用在作品上的圖樣含義,由貝殼意象圖形包著洶湧海水,代表聚財、財源滾滾。常用的落款則有二:以甲骨文體的「鳳舞九天」則是環境吉祥、祥和之意;「唯吾知足」則是自己對創作的心態很滿足,也希望收禮者能感到滿意。因此,當客人能與作品產生情感共鳴時,對彩繪師來說,是特別感動的事。她笑說,曾有客人收到作品後很滿意,想知道作品是出自哪位師傅之手,還特別到廠裡找他們合影留念。

身為一位彩繪師,責任就是讓瓷器能有更美的外貌向眾人展現。為了想盡快完成心中的畫面,通常一坐下來創作就是好幾個鐘頭過去,而一件作品從接手到交貨大多需要十天的功夫才能完成。但也因長時間專注於細節的描繪與修飾,日積月累下容易造成視力、手關節退化等職業傷害,因此她現在最大的心願是:「希望之後還可以眼睛不花,手不抖。」語氣樸實,卻也道出了彩繪師們平凡的希冀。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湘媛

在時空裂縫裡,用文字記錄下跨時代的故事。刻畫過去現在未來的瑣碎,拼湊著有每一個你陪伴的旅程。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