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嶼城事 2022.07.19 By 陳昱青

金門縣大甲媽祖分靈會:愛吃貢糖的媽祖

農曆三月二十日,陳金福貢糖廠前,神轎就位、大甲鎮瀾宮正大媽分靈上座,緊接著炮聲連連,陳金福將神輦扛上肩,與神同行,開啟了年度「媽祖暨蘇府王爺誕辰」遶境巡安。

與媽祖的初次見面

「台灣媽祖平安護照裡,全金門有十幾個參拜點,但在店裡面的點,陳金福是第一個。」不只店內供奉媽祖是第一個,也是金門第一個供奉大甲媽,但媽祖與貢糖的跨界,是意外。

湄洲是媽祖信仰的重要之地,台灣信奉媽祖的宮廟時常會到湄洲天后宮交流,小三通成了信徒前往湄洲的海上路徑。台中大甲鎮瀾宮信徒也不例外,從台中港出發到金門轉航,途中經過陳金福貢糖廠中繼休息,那時老闆陳金福因此認識大甲鎮瀾宮的董事會,他自帶身為店主的活力,熱心款待,以貢糖會友、以真誠待神明。

2008年,大甲媽神尊要到湄洲謁祖進香同時參加世界媽祖大會。習俗上董事會依循著前往湄洲路徑,在媽祖同意駐駕的地點貼上香條,昭告天下。陳金福貢糖店門口也因此貼了一張,第一次看見的員工誤會:「老闆,我們大門怎麼有封條?」陳金福到門口仔細一看,發現是媽祖的香條,他小心翼翼撕下來,格外守護,到金城訂製相框,放店裡裱框起來到現在。

陳金福貢糖廠被選定為媽祖駐駕地後,陳金福開始著手籌劃駐駕事宜。平常接待都是旅客,第一次接待媽祖,讓陳金福毫無頭緒,「我不知道怎麼做,我看手機上網學的。」他親自到水頭碼頭接駕媽祖,鋪上紅毯,請了鼓吹陣,一路鳴炮接回。進店前,再度跟媽祖請示:「聖杯(siūnn-pue)」。媽祖休息完,同一個模式,再歡送媽祖到機場。

從台中到金門,從駐駕到留下

相隔兩年後,陳金福又接駕了一次,到了2018年,大甲媽前往金門酒廠參與媽祖紀念酒鑽轎底的活動,結束後,趁著鎮瀾宮董事會前往湄洲交流的空檔,大甲媽又再度駐駕陳金福貢糖廠。準備接媽祖回台中前,陳金福又提出邀約:「大甲媽,您要不要多留幾天在這裡做客?」「聖杯」一週後,總幹事前來,恰逢金門四月十二日迎城隍大熱鬧,陳金福熱情邀約媽祖留下來,獲得又一次的「聖杯」。

四月十二日當天,遵照古禮,神明出巡需要神轎,大甲媽在金門還沒有神轎,陳金福向宮廟朋友借了一座王爺的武轎,熱鬧出巡。回程時,碰上當時在金門服兵役的軍人,突然攔下神轎,「我是大甲媽的駕前先鋒官扶駕三太子。媽祖交代,到了路口圓環要停下來拜拜、燒香、燒金紙,回到店門口也要,並且晚上九點才能回鑾。」進店時,媽祖又告訴三太子說:「神轎座椅不舒服。」

由於陳金福忙於工作沒有立即處理,過了半年後,媽祖托夢給陳金福的好朋友:「金福說要做的轎子在哪裡?」陳金福才意識到大甲媽託付的急切,馬上找到大甲鎮瀾宮製作媽祖神轎的師傅,並發起媽祖神轎隨喜捐獻活動:「沒想到消息一發布出去,很多人都說想加入,一下募款到七十幾萬,我就說剛好就好,我不是要吸金賺錢的,是給大甲媽的。」付完約五十萬的神轎費用後,剩下的就用於媽祖出巡時所需的花費。

三次駐駕的福緣,在董事會與陳金福共同持香敬拜後,由陳金福擲杯,並在董事會監證請示大甲媽:「是否喜歡金門並常駐保佑金門的信眾?」在三個聖杯允諾後,大甲媽便欣然留下來,至今已第四個年頭。從第一次接駕到現在,每天供桌都要擺上新鮮的貢糖,陳金福玩笑稱呼大甲媽是:「愛吃貢糖的媽祖」。貢糖店佐媽祖,大甲媽的金門奇幻之旅還沒結束。

攝影|王牧薇
拼音協力|許翼軒
核稿|湘媛

陳昱青

還能寫字的時代就不算太壞。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