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民尋訪 2022.07.18 By 陳昱青

少年乩童周世勳:十二歲就上工,我的老闆是王爺

今年二十一歲的乩童周世勳,十二歲時,被金湖鎮萬興宮的曾府王爺欽定,成為萬興宮第一批乩身,是當時廟裡最年輕的乩童。

新乩的受訓典禮

2013年,農曆六月二十八日萬興宮做醮,周世勳原本還在廟前玩,卻突然間頭暈、想吐,是曾王爺附身,並裁示:「想要找乩身。」退駕後,廟裡長老擲杯請示,但七月適逢鬼門開,最後選定農曆十一月一日,舉行俗稱為「觀乩」的找新乩活動。

觀乩儀式開始前,要先寫一張令文到轄區內宮廟請示,萬興宮位屬東半島,就近請示泰山東嶽大帝,同意之後,接著神明會召軍遣將、犒賞神將軍馬,燒金紙、燒香後,才能正式進行觀乩。

觀乩因應大家的下班時間,通常在晚上舉行。廟埕前,鼓聲不斷、廟裡弟子開始晃動神輦,神明會降駕在想選定為乩童的人身上,周世勳回憶:「第一天王爺就來附我身了。」但觀乩儀式要持續到神明指示才能結束,通常不會只有一天,「神明其實就是要訓練我。」每晚扛輦的耐力,成為被神明欽定第一道考驗,「我那時候是小朋友又瘦,這個活動連續三十幾天,一直扛到破皮、結痂又破皮、結痂,都沒休息。」

新乩選定後,還得接受神明的正式受訓典禮——坐禁。新抓的乩身必須進到廟裡閉關,依據各個廟宇的習俗,受訓時間不同,通常是三天到七天,萬興宮當時是五天。坐禁前一週,乩身不能進食。當天,廟方會準備一鐤蔴油,用烘爐煮滾後,讓乩身洗身淨油,才能進廟裡坐禁,最後宮廟門窗也會貼上封條告知外界。坐禁期間,乩身不能出宮廟、不能飲食,只能喝水、專心接受神旨,「在裡面王爺會指教你該怎麼當乩童,有些事情是天機,我們要對神明發誓,出去對裡面的事情一個字都不能講。」出禁後,由法師、老乩身將新乩童帶出來,才算完成儀式。

與王爺一起的青春期

十二歲正式成為乩童,常要到廟裡幫忙,學校許多活動不能參與。但同學之間,反倒對他多了份對於神的敬意,「大家會比較尊重我,有時候看到朋友做一些不對的事情,我也會去勸,叫他不要這樣,大家也比較會聽我講。」

上課期間,有信眾來問事或神明有指令要傳達,周世勳身體會有感應,頭腦開始恍惚,他知道王爺要來附身,便馬上向老師請假,「我就跟老師說,我很不舒服我要回去,一開始老師說:『不舒服的話就要趕快去看醫生。』我說:『不是這種不舒服啦!』但老師也對我很好,跟他說我在當乩童後,他就叫我趕快回去。」

一到宮廟,負責聽字的桌頭也感應到神明的召喚,先來廟裡做問事的前置準備,將供品放好,燒紙頭、壽金,等待神明與乩童回來。碰上急事,神明會馬上回來附乩身,但偶爾也會有例外,「有次很有趣,剛好那天有人要問,但我忘記那天關帝爺生日,結果等了一個多小時,王爺附身的時候就說:『今天是關帝爺壽誕,我去給關帝爺請。』特別日子祂接到令就會去出差,但弟子有什麼事情祂還是會回來,不過就是會比較慢。」

信眾來問的事不能亂說,是保護當事人也是神明的叮嚀,「為神明服務,就要安分守己一點。」當乩童至今第九年,能夠成為神明代言人,他覺得幸運:「金門人對於傳統虔誠,我們每個鄉里都有宮廟、乩童,如果王爺找到我們就要知福,這個福氣給我們,代表神明會幫我們的忙。」這幾年,他也會到其他宮廟幫忙,認識了法師陳金鑫,認為他有成為法師的潛力。後來,也夢到法主公來找曾王爺,希望他學習當法師,是神的旨意也是個人的修養,現在,他不只是守著曾王爺招牌,也守著的金門傳統文化。

攝影|王牧薇、周世勳提供
核稿|湘媛

陳昱青

還能寫字的時代就不算太壞。

推薦文章

島民尋訪 2022.12.23

金門特有「本命金」你看過嗎?——新益金紙舖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浯島通信 2022.12.23

設計師盧亭筑:設計的手痕,打磨出植物的質地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島嶼城事 2022.12.23

相遇與再後來:我與風獅爺的小故事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