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正當中在偌大的資源回收細分選場裡,隱隱傳出機器轟轟作響聲。鐵皮屋頂下成堆的回收物裡,師傅董志勇與班長李金姿正在裡頭,細細挑選出一罐又一罐的高粱酒瓶,將它們清洗擦拭,再準備賦予其新價值。
庵前資源回收場,原本只是一個普通的資源回收場,自2014年起,因應環保局的政策,多了「酒瓶資源再利用」的使命。
拿起一罐罐廢棄的金門高粱酒瓶,仔細清洗、拆除標籤,再裁切酒瓶,將取下來的切口研磨到不刮手。為了避免受傷,在炎熱夏日,師傅們仍穿著長袖工作,即使額上冒出滴滴汗珠,卻也沒有不耐煩,直勾勾地專注在手上執行著的動作,深怕一不小心就浪費了可以再利用的瓶罐。董志勇說:「對很多人而言,物品不需要了就不要留著佔空間,但我們做回收的,就是把還可以用的東西整理起來,讓物品可以循環再利用。」
令人更驚訝的是,除了將酒瓶回收再製,居然連製作水杯的器具,都是利用回收場裡的舊電器改良製成!玻璃瓶切割器,是運用舊電鍋裡的電熱棒,加上自製形狀的鐵,取代瓦斯加熱,既環保也減少侵入性氣體的產生;打磨機,則是從鐵捲門拆下來電動機改造而成。金門回收較其他縣市不方便得多,但秉持「做回收是要讓經濟能循環再利用」的信念,不斷思考如何將物品更有效利用。
回想一路走來七、八年的時光,師傅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從零到有的過程」。從筆筒到水杯製作,每一時期都有不同的挑戰。一開始,因為不知道有什麼方法可以方便製作,所以環保杯口都是用手磨鈍化,一個酒杯、一張砂紙,邊磨邊轉。董志勇說:「之前一天做下來手臂都會很痠,連滑手機都有困難!」並指向李金姿笑說:「她那時候連寶特瓶都扭不開!」直到一年後,團隊才增加了磨砂機,產能提升也減少職業傷害。
提到轉型初期接到的一筆大訂單,一共做了一千個水杯。即使工作量很大,董志勇依然貼心地將大家的安全作為第一考量,堅持在光線充足時才趕工,而當時一起參與這段時光的課長陳水友也心有戚戚焉,即使一開始只是合作關係,但一起經歷了一個多月的趕工、交貨,一路磕磕絆絆,互相扶持,三人也有了革命情感。
看著高度不一的玻璃杯,董志勇熱情跟我們分享水杯的特色:「一般用來漱口的鋼杯裝的水量會比用的還多,所以我們做了剛好可以裝一次漱口所需水量的尺寸,減少水資源浪費。」細心的考量,也讓水杯成為顧客間的熱門品項。問師傅有沒有私心使用哪種款式,「我都拿這個來喝酒啦!」不論喝水、喝酒都合宜。而充滿童趣的外包裝,則是由金城鎮公所發起,將學校的環保繪圖比賽優秀作品展出,讓學生們能在創作同時能更感受到環保的重要性。
抬頭看向屋頂垂掛一片片的光碟片,本以為是裝飾用途,董志勇師傅說:「那是要趕鳥的啦。」可愛又意外的答覆,也讓回收場看起來格外有趣。董志勇說從單純配合政策做轉型,到現在成為遊客訪金的特色紀念品,也有很多文創商店來合作,很有成就感,「雖然有時候做到很累,但收到客人稱讚的時候就又有動力了。」回收到再造,不僅創造了商機,更守護了這座小島的環境生態。
攝影|王牧薇
核稿|陳昱青
推薦文章
開業四十餘年的老字號「新益金紙舖」,於民國67年創立,從老闆沈天明的父親開始經營,最初只是在這邊租房子當作金紙加工廠,存了幾年的錢後,在民國73年將房子買下、開店做起生意,目前是金門歷史最悠久的金紙批發店。
有時,她會在路邊採集一小片苔蘚回家養育,「苔蘚的生長速度其實非常慢,需要透過長期、近距離的細膩關照,才能看見它的姿態變化。」苔蘚的緩慢成雋永,是最古老的植物,這也使人想起她作畫中的緩而柔軟,精細筆觸、中性自然的顏色運用,在能夠選擇各式亮麗後加工的現代,她喜歡走一條恆溫而單純的路。
風獅爺在金門也被稱之為「風獅」、「石獅公」,散落於各村落間。主要任務是避邪招福、鎮風或擋路煞。祂們並非固定材質、樣貌或形象,有的兇悍威風、有的可愛親民,又或是因重新出土而面目不全。